沉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影视民俗从爱情到亲情沉香故事的历史演
TUhjnbcbe - 2021/4/11 15:59:00
医院订阅哦!

“天上下凡三圣母,生下沉香和爹住,沉香日夜哭着要寻母,哭着哭着要寻母,哮天犬追二郎神堵,四大天王常拦路……”对于沉香救母故事,我的最初印象就是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宝莲灯》。但是除此之外,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也被大众熟知,或许可以说沉香救母故事的改编广泛传于民众之中的就是这两个版本。电视剧和电影中沉香在各路神仙的帮助下,战胜了其舅舅二郎神,其中的亲情话题令人瞩目,同时也沿用了中国古代传说中不畏艰难,同恶势力作斗争,坚定信念的主题。

沉香故事之源——从爱情而来

沉香故事的雏形是唐代戴孚《广异记》中的“华岳神女”篇,这篇描写的是三娘私婚书生的故事。宋代《异闻总录》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故事的结局是书生丢了性命。在此后的戏剧中,这两个故事有了细节上的变化,但是仍有很多相似之处。此时神女没有被困,所以这时的文本中没有沉香,男主人公也仅是被赋予了不同名字的书生。

关于沉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已经失传的宋元戏文《刘锡沉香太子》、《劈华山救母》和《沉香太子劈华山》中。在《沉香太子全传》中初步形成了沉香故事的完整形态。宝卷中,后世《劈山救母》的故事人物基本具备,情节趋于完善。

《宝莲灯》故事真正定型是在清代,故事叙述完整,人物形象立体,内容丰富生动。真正流行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例如20世纪50年代著名舞剧《宝莲灯》。电视连续剧《宝莲灯》最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沉香故事的演变——亲情赞歌

沉香劈山救母故事最为广泛的传说大致是: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题诗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一块沉香赠别,叮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其父。刘向与后娶的王氏一起将沉香抚养长大。沉香长大,因闹学打死太师之子,得知母亲被压实情,父母乃由刘向与王氏之子抵罪,沉香前去救母。后沉香拜何仙姑为师,潜心修炼,且盗得仙姑萱花神斧,与二郎神大战华山之巅,以斧劈开华山救得母亲。

情节的取舍

电影和电视剧继承了民间故事中三圣母被压华山之下和沉香劈山救母的基本情节。对“(刘彦昌)赶考”“(刘彦昌)题诗”、“华岳奉旨”则是做出了舍弃,在年和年的《宝莲灯》中都未出现刘彦昌题诗戏弄三圣母的情节,自然而然就没有华岳奉旨这一事件;对“沉香闹学”、“寻师访道”等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编,在版中,对“沉香闹学”部分进行了改动,将打死太师之子改为了捉弄老师等,而在版中没有这一情节。

成长主题的突出

在电影电视剧中,关于沉香成长的阵痛和英雄的磨炼部分已经超过了三圣母和刘彦昌的传奇爱情,沉香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动画电影《宝莲灯》中,沉香为救母亲跨过阴森的*域、荒凉的沙漠、诡异的怪石阵,还经历雪崩、沙尘暴,同时也要面临险恶的人心和舅舅的追捕。在电视剧《宝莲灯》中,沉香在救母过程中经历了思想的蜕变:从积累知识到追寻人格和道德,从诉求平等正义到反思生死、信仰和存在的意义。最后,经历了一系列失败与挫折,沉香终于救出母亲,完成了修改天条、除弊革新的天地任务。此时沉香虽然还是有朋友的帮助,但更多的是依赖对内心欲望的压制和获得的各种美德。

宝物主题的上位

电影以及电视剧虽然以宝莲灯这个宝物命名,但是在口头形态的故事中宝物主题并不突出,故事起初也并不叫宝莲灯。《董永沉香合集》中,《新刻宝莲灯救母全传》是最早将故事名称定为宝莲灯的文本,在《合集》中也只有《新刻宝莲灯全传》和《宝莲灯华山救母全传》提到了三圣母有件护身宝物——宝莲灯。到了近代有许多戏剧在讲述沉香救母故事时喜欢用《宝莲灯》为名,并且随着名字的改变,宝莲灯的作用也逐渐得到重视。电影电视剧继承了这个习惯,宝莲灯也在其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成为了沉香救母的重要助力,并且围绕宝莲灯上演了一幕幕争夺宝物之举,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道具。

宝莲灯

1

母亲之爱

无论是哪个版中的《宝莲灯》都有寻母和救母的环节,足以看出这是至关重要、不可删去的中心情节。我国诸多神话传说中包含寻母意识的神话故事并不多见,劈山救母算是其中之一。寻母对应的是“失母”,在电视剧中三圣母在华山之穴生下沉香交于其父;而在动画电影中,在沉香七岁时,三圣母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不管对剧情如何改编,沉香都必先“失去”母亲,然后寻母、救母。在动画电影中,沉香逃过看护神的严密监视和阻挠,遇到过假道士的坑蒙拐骗,经历过哮天犬的围追堵截,但是拜师学艺、劈山救母的坚定信念毫不动摇。

在动画电影中,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沉香:“妈妈,什么是幸福?”三圣母:“幸福就是妈妈和沉香在一起啊”。在整个故事中,不论是主线还是诸多的细节都在讴歌着母爱亲情。正是母爱的召唤使沉香历尽坎坷最终战胜二郎神。影片不仅包含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精神的赞扬,更充满着对母爱之伟大、亲情之可贵的礼赞。

2

“恶舅舅”之爱

在沉香救母故事以及改编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中,沉香的舅舅二郎神一直是作为分离母子二人、阻止母子相见的反派人物出现的,而在电视剧《宝莲灯》的结局部分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反转:其实二郎神一直以独特的方式在教育沉香。此时纵观整个剧情也不得不承认二郎神对沉香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

《宝莲灯》二郎神

立志砺志教育

沉香少时贪玩、不爱读书,且爱耍小聪明,喜欢用一些恶作剧来捉弄别人,例如在学堂里联合其他同学一起捉弄教书先生、扮*吓唬邻居大娘等,可谓是顽劣至极,而他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在刘家村里当一个员外”。二郎神利用了沉香对于母爱天然的渴望,用亲情激发沉香上进。而沉香终于在16岁生日过后萌发了“救母”的念头,并且二郎神让三圣母和沉香在梦中相见使沉香更加坚定了这一目标。二郎神设置的三关,激发了沉香性格里潜藏的勇气、骨气和义气,再是接二连三地使出狠招,迫使沉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要想救出母亲,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他人的保护终究是镜花水月,唯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达到目标。

品德才智教育

电视剧中沉香的最大缺点就是轻狂厌学、毛躁无智,所以二郎神设计了一个“书阵”,逼使沉香背下了五千本书,虽然之后沉香并没有将太多书中知识应用到自己救母的实践中,但通过这次“被迫读书”,磨炼了沉香的恒心和耐心,增加了沉香的才智。同时,剧中雪神教训沉香的那番话,其实也可看做是二郎神对外甥的品德教育;后面权神、死神对沉香的考验,这也是二郎神的设计。这些考验能引起沉香对自身的反思,从而能够成功救母。

现代电视电影的发展使沉香救母这个富有传奇色彩和民族特质的古老故事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更受大众喜欢、特色鲜明的一部传奇故事。沉香的救母过程,展现了沉香的成长,也向观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人的伟大就在于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在逆境中继续攀升。沉香劈山救母的举动渗透着浓浓的博爱和亲情,并且救母过程中所蕴涵的不屈不挠、义无返顾的精神使那永不休止、始终如一的真挚母爱得到了情感上的进一步升华。《宝莲灯》的广泛流传就是在宣传这种美好品德,使优秀的民族特质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身上。

参考文献

[1]祝明杰.拯救母亲的歌者——动画片《宝莲灯》解读[J].电影文学,,No.,19-20.

[2]张瑞芳.劈山救母与中国古代神话寻母意识初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v.28;No.,68-71.

[3]李霭芬.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影视剧中的再创作[C].云南大学,.

[4]曾莉莎;车瑞.《沉香宝卷》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16;No.93,-.

[5]陈冰荷.“恶舅舅”却是好老师——论《宝莲灯》中二郎神对沉香的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No.,26-2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介绍:

王娜,辽宁大学文学院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视民俗从爱情到亲情沉香故事的历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