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公示中,音乐小镇的规划效果图首次流出,整个项目大概涵盖户。
音乐小镇概念效果图
此前规划局会议纪要显示的音乐小镇概念方案:
项目位于大连路与北海路交汇处北侧,规划用地范围北至峡州大道,南到北海路,东邻大连路,西至发展大道,用地面积约亩(其中高新区管理范围内用地约为亩,西陵区管理范围内用地约为亩)。按照《北海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用地大部分规划为工业用地,少量规划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山体绿地等。根据项目规划业态要求,需对控规用地性质和指标进行一定调整。
规划方案用地面积约亩,其中山体保护和公共绿地亩,道路用地57亩,项目建设用地约亩。
项目主要功能分八区:
一是音乐演艺区,用地面积平方米(约26亩);
二是乐器手工作坊区,用地面积平方米(约76亩);
三是商业区,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
四是音乐康养区,用地面积28平方米(约33亩);
五是音乐创意和数字音乐研发中心,用地面积平方米(约32亩);
六是音乐人酒店区,用地面积平方米(约29亩);
七是音乐培训和音乐小镇服务中心,用地面积平方米(约18亩);
八是住宅区,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9.6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4.79万平方米,地下24.87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1.4。
规划方案将项目建设分为三期工程,在概念方案通过后,首先建设一期工程“乐器手工作坊区”。
二期工程为音乐体验商业步行街,包括柏斯路、长江路、大连路和北海路合围的用地范围,功能含音乐茶吧、酒吧街、音乐餐饮街、乐器展示商业街、音乐互动平台街。
三期工程为规划范围内剩余用地,包括音乐厅、演艺剧场、音乐人酒店,音乐文化创意区、音乐康养公寓区和住宅区。
二、三期工程需在控规调整完成,通过土地出让取得项目用地后开始建设。
2月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音乐小镇概念方案,对地块性质、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了相关调整。
地块性质
主要对B-XL管理单元中所涉及地块的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进行了调整。B-XL管理单元仅结合大连路设计方案对沿线地块边线做相应调整。主要调整方案如下: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控制临发展大道一侧的山体作为公园绿地。
(2)结合音乐小镇概念方案的功能布局,将原控规中的一类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
(3)将原控规中东北部的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务办公用地,原控规中东北部的村民搬迁安置用地、山头和二类居住用地的性质保持不变。
(4)增加了市*道路和社会停车场用地。
(5)经征求相关方意见,对部分高压线路走向进行了局部调整。
调整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
道路交通
(1)内部路网调整
本次调整参照音乐小镇规划方案,将B-XL管理单元内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丁字形”弹性城市支路,调整为“十字形”城市支路,增加了该区域的路网密度,使小镇对外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在峡州大道南侧新增辅道,使长江路北端与新增辅道相接,实现安全、便捷出行。
(2)道路竖向调整
本次调整尊重原自然地势,对接周边道路,将整个场地规划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将柏斯路隧道临发展大道出口处设为该道路最高点,避免发展大道雨水进入音乐小镇。新增城市支路最大设计纵坡为2.69%。
公共服务设施
整个音乐小镇总户数约在户左右,按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套标准,应设居委会、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商业网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场所、物业管理用房、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非机动车停车场(库)、机动车停车场(库)。
本次调整在B-XL管理单元内主要设置幼儿园、居委会、菜市场、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生鲜超市和公共厕所等设施。
调整后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根据公示,未来发展大道沿线规划轨道交通3号线,发展大道、峡州大道交汇处设水厂站。此外,未来发展大道、峡州大道、大连路和北海路均规划有公交线路与站点。
大刀阔斧的调整规划,是不是预示着音乐小镇将在年迎来蓬勃开发呢?无论是从配套方面,还是经济影响方面,小楼都是十分乐见其成的。
往期精彩阅读: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