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周末几个女朋友小聚,三杯两盏过后,不由地又把话题扯到孩子身上来。这是女人们的通病,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妈妈”这个身份从此压过了妻子、女儿、同事、领导等一系列称谓,“妈妈”在每个女人的社会角色里,占比总会超过50%。可是爸爸呢?一女友说:“把家当成旅店,从来不管孩子,偶尔管管就是批评和训斥。我也不让他管,他一张嘴我俩就吵。我的孩子他凭什么指责?”另一女友说:“我家就是丧偶式育儿,没有那位参与,孩子方方面面得以稳定发展,我很安宁。”这或许是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吧!父亲这个角色,好像从远古就开始缺席,缺席了很久很久。回想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的故事中,几乎看不到丈夫救妻子,而清一色全是儿子救母亲的情节。《宝莲灯》里的沉香劈山救母,《白蛇传》里的许仕林高中状元孝感动天,母亲白素贞终得离开雷峰塔……就像北大心理系易春丽老师所说“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可是爸爸呢?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去打猎觅食,带孩子下地务农,无论怎样,他们曾经一起探索过这个世界。而如今,爸爸却成为一个影子般的存在。大家都在讲一个笑话,可这个笑话讲来讲去道出的却是家庭教育的悲哀:孩子:“妈妈,我想吃鱼!”孩子:“妈妈,我的蓝色笔记本放哪儿了?”孩子:“妈妈,这个周末我想去看电影!”孩子:“爸爸,我妈妈呢?”透过这个笑话,反思我家的真实现状,甚至于比这个笑话还要幽默百倍:一家三口在餐桌前吃饭,儿子认真地看着我说:“妈妈,我下午想让爸爸陪我去打会儿篮球,行吗?”我从饭碗里抬起头,用筷子指指身侧的老公:“你爸就坐在你对面,请自己问他!”儿子立刻满面愤怒:“我不问,问了也白问!”确实,这样的局面能怪孩子不主动跟爸爸示好吗?孩子明明体验了无数次,无数次被泼了冷水或是无情漠视,孩子何其无辜!再举一例。儿子早起发来短信,告诉我吃了什么早餐,花了多少费用。我心里暗自高兴:大冷天的,孩子愿意早起,早餐知道吃点儿热乎的,还搭配得挺有水平。当我得意洋洋地把跟孩子的聊天截屏发给老公,换来的却是一句奚落。这父亲的情商真是负值实锤。天下大多数的父亲们都是怎么了?难道全身心地接纳孩子爱孩子真有这么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每看到有年轻的爸爸陪着刚会走路的儿子玩皮球,看到戴眼镜的爸爸在狭小的过道陪女儿打羽毛球,看到公共汽车上的爸爸蹲坐下来和孩子聊天……我就知道,父爱一直都在,只是有些父亲不会把爱好好地安放。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女孩如果缺少父亲陪伴,可能会造成安全感丧失、自卑、性别认知混乱;男孩的成长如果缺少父亲,他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少一些刚性、果断,回避交友、害怕失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父亲对孩子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父亲要以身作则,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引导孩子。”我想,如果孩子有话语的权力,如果他们有机会坦露心声,那他们心底的声音一定是:“爸爸,请学会好好爱我!”
往期精彩回顾
窃梦者
站稳喽,别趴下
会哭是一种能力
学会说“不”
你离优秀有多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