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宝莲灯》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大里程碑,这部电影可谓“前无古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高篇幅最长的一部动画电影。作为中国成立以来第五部土生土长的动漫唱片,这部动画电影的出现,把中国动画电影带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给了未来动漫电影之路思考与启迪。
02充满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
《宝莲灯》的故事蓝本源于流传许久且版本众多的中国传说故事,它广泛存在于古代典籍和中国传统戏剧之中,也是中国影视作品的常客。这样的选材未免流俗,但影片主创对于剧情的改编和对影片内涵的重新定义,使得这样一个传统故事在奠定了独特民族性基调的同时,也不乏新意,带给中国观众一种朦胧美妙的亲切之感。事实上,为了在影片中更好地凸显中国特色,影片主创们还远赴敦煌、西安、华山和西双版纳等地采风,在电影中融入了兵马俑、羊皮筏子、土地公公等中国元素。民族化意识的凸显标志着中国动画创作始终秉承“中国学派”的大旗一路高歌。
中国早期动画电影都富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但似乎都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产物,例如水墨片和折纸片等。从《宝莲灯》开始,才对民族性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强调。中国电影人强调动画内容及内涵的民族性,实质意味着本土动画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也暗示着中国动画人世界意识的增强和创作眼界的放宽。
更值得一提的是,沉香的师傅孙悟空,作为中国动画史上又一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想要拍出代表中国传统特性的动漫,就一定要有孙悟空这个人物。在动画电影《宝莲灯》中,孙悟空的出现使之成为影片中又一有着“中国味道”的银幕亮点。作为一部商业性的动画电影,《宝莲灯》的民族化是展现给全球观众的“民族化”,所以电影中所选用的中国元素都是中国人所熟知的,也在世界范围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出于这个目的,尽管传说中沉香的师傅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和汉钟离,但电影仍选用了孙悟空这一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动画形象。这种改编更加契合了影片的整体风格与要求,同时也从另一个方向反映出了影片主创对于中国元素的特殊情结和有效把握。
03融合“异域风情”的成熟作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学习借鉴的过程,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同时,中西合璧是《宝莲灯》的又一大特色。区别于中国前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和《金猴降妖》等,《宝莲灯》在制作模式、画面风格和影片配乐等方面都流露出对国外动画的借鉴。因此有评论指出,《宝莲灯》选取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尽管在选题上有些局限性,在技术上也没有太大突破,但这部动漫成功吸收了欧美日动漫的创作经验,成为动画电影领域的“教科书”。
《宝莲灯》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开始走上了商业之路,它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电影制作方式,制作整部动漫都精益求精,整部电影帧数充足,画面流畅,造型精细,色彩艳丽,让人不禁联想到迪士尼动画《狮子王》的画风。相较于以往作品,《宝莲灯》表现细腻,画面富有冲击力。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宝莲灯》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为日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寻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坚守自我,不断学习。
04动画电影中的音乐王国
以往的动画电影作品仅仅注重于故事的创作以及电影画面,很少会注重音乐,这一直是中国动画电影方面欠缺的。当我们听到《狮子王》的配乐《生生不息》,我们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草原上生灵不断繁衍的奇迹画卷,回味起穆发莎举起小狮王辛巴的震撼时刻。当我们听到《天空之城》的配乐,我们不禁会回忆起那个心存梦想的少女和那片永恒的天空。可以说,电影配乐是一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优秀的配乐和电影思想内涵紧密相连,它既身为电影的附属,但又在电影中牵引着情节的走向,影响着观众心理,起着渲染氛围、加强情感和突出情节戏剧性的作用。
电影配乐是唤起人们有关电影记忆的一剂良方,《宝莲灯》片长80分钟,而全片配乐长达70多分钟,配合着故事情节,音乐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其中《想你的天》《天地在我心》《爱就一个字》这三首流行歌曲,乍看与电影主题并不相同,但在电影中配合沉香的成长经历和沉香与三圣母的母子深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人至深,哪怕多年后听起,都会令人回味无穷,这正以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欠缺了。
音乐所营造的氛围是任何的语言和画面都无法替代的,噶妺和族人望月节跳舞时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配乐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它将观众迅速带入了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氛中去,也为后面“天狗食月”的阴森场面埋下了伏笔。完美的电影离不开完美的配乐,倘若没有配乐的加持,《宝莲灯》的整体效果会显得单薄,也不会给观众留下那么多的记忆点。《宝莲灯》在音乐上的成功之处,也恰是很多国产动画的缺陷所在,因此值得后来的创作者重视和借鉴。
05动画大片的特殊意义
《宝莲灯》的出现可以称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分水岭。长期以来,动画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投资、大制作的动画片寥寥可数。相较于多数动画电影所呈现的简单化、低龄化倾向,《宝莲灯》在故事情节、思想内涵、制作技术及画面风格上,都进行了完善和丰富。它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故事内涵和偏向成人化的、引人入胜的配乐,使其成为一部儿童和成人都能从中获益的动画作品。这是它的进步之处,也是它获得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关键所在。优秀的动画电影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满足儿童心理或是取悦观众。在笔者看来,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质上是使用独特的方式来达成电影艺术的终极目标—用艺术反映生活、升华生活和改造生活。
.
反观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动画”与“电影”更多的是被割裂开来的,动画与银屏似乎是两个相斥的存在。当《喜羊羊》《熊出没》这种低龄化的爆米花动画电影成为市场的主流,我们或许会更加怀念以《宝莲灯》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的良心之作。所以,尽管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是一部有着诸多瑕疵的作品,但得到无数人的追捧是因为它的画面、故事情节以及精湛的3D动画技术,无疑燃起了中国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信心,也促使中国动画电影人进一步思索:中国动画电影是选择继续成为单纯迎合取悦他人、内容过分低龄化的俗物,还是能在世界动画电影之林中屹立不倒,给人以哲理启示、给人视觉加心灵双重震撼的精品?
可以说,《宝莲灯》给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埋下了热爱国产动画的情结,而当下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困境捶胸顿足的也是这些人。中国的文化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处于出挑的地位,但是我们很少把它们真正融入动画电影创作中,我们所拥有的美好的动画情结,自然也无处安放,更不能为世界所知。当然,我们追求的不是晦涩,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拙劣堆砌,而是透过电影传达出中国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让观众在哭过笑过之后有对于人生的反思和感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嬉笑中领悟世间百态,这是动画电影的意义所在,也应该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所在。
我们应该对《宝莲灯》这样出色的国产动画电影心存感恩,因为它在一代人的心中埋下了一个关于动画的梦,也在国产动画的前进之路上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