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翻阅了《宝莲灯》的九年编剧博客,他在此文章提到,小时候因为《西游记》劈山救母,而《宝莲灯》也有劈山救母,误以为《宝莲灯》中的沉香是二郎神的小号,但后来通过观看上美的《宝莲灯》动画,他才明白沉香并不是二郎神的小名。
为此,他感到十分困惑和痛苦,因为在《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席方平》等经典作品中,二郎神是一个非常好的神祇,为什么在《宝莲灯》中却表现得如此恶劣呢?
然后又在后面说中国神话体系混乱,还扯一句”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在舞台上演了几百年的戏。把二郎神改成正面人物,现在的观众能认可吗?审片能通过吗?“
看到此处,我充分怀疑这《宝莲灯》编剧为了名言正顺给宝莲灯这原著找个说辞,或自己完全没翻阅古籍文献随便扯的理由,不然话不至于说出这种荒谬扯谈的话。
如果杨戬,即二郎神如果声誉不好,那么为什么从宋代以来,到明清,二郎神一直以正神而被官方、宗教、民间推崇?除此之外,从北宋到南宋,元朝京城有祭二郎的习俗,明朝香火之盛莫与之比,清朝甚至有自“北宋至今,天下人民,极崇敬二郎”?
不止,还有古代多名人为二郎神评价:
宋代陆游《神君歌》:”我梦神君自天下,威仪奕奕难具陈。“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朱子语类》:“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
明末清代戏剧家李渔:“
清代诗人杨懋建:"灌口二郎神为天帝贵戚,元人作((西游记》.盛称二郎灵异,非伶人所祀也;"
国剧大师齐如山:“戏界对于二郎神亦极,泛泛亦呼之为二郎爷,亦日妙道实君。之本故,大致果戏外凡逢降妖伏魔等戏,皆借沉此公,故泛泛亦认为其能降伏魔鬼,出格卑崇之。”
如此种种,杂剧、戏曲、小说、地方县志、古文献中,二郎神形象始终是正面而正义的,降妖除魔,”世传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
这算哪门子流传几百年、演几百年戏的反面形象二郎神传说?仅仅依靠《宝莲灯》?但《宝莲灯》是在清末才出现的,而且只是一部三流戏曲,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不认可它。
除此之外,至于为什么刘沉香和二郎神都是劈山救母,清末戏曲《宝莲灯》直接把明民宝卷《二郎宝卷》劈山救母直接照搬过来的,能不像么?
要知道在此之前,关于华山三圣母传说事迹,都是跟偷情有关系的,沉香子只不过是华山三女的故事而附带品。这种有明末清初,耶稣会教士来华传教在《耶稣会文献汇编》有关记载:
《耶稣会文献汇编》:
由此可一般,在戏曲《宝莲灯》出现前,是没有所谓的刘沉香劈山救母记载。
而且戏曲《宝莲灯》中,二郎神刚开始也不是灌口神,是玄妙真君(原创人物吧),后面为了蹭热度赚钱,把(二郎神)又换成红孩儿?再到西游记的杨二郎(灌口二郎神。
《宝莲灯,沉香太子卷》
除此之外,这宝莲灯最火不是所谓的劈山救母还是《二舍堂子》。就是刘彦昌原配王桂英那一段,著名的民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都扮演过。
《二舍堂子》唱词,可见刘彦昌早移情了至于他在文章提到“曾经劈过山救过母的人,怎么可能那样对待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呢?”在正统神话传说中二郎一直是独生子,任何正宗的文献典籍都不存在有妹妹一说。
二郎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崔令钦《教坊记》,于宋代开始记载入史书,正史并无记载二郎神有兄弟姐妹。
宗教典籍《二郎宝卷》中记载为独生子,云花女生下二郎后就被压在山下。
道教经书《太上说清源妙道护国二郎真君妙经》也没有记载有过妹妹。
在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也依旧是独生子,原文记载"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
在《封神演义》里,杨戬只有玉鼎真人这个师父唯.一一个亲属关系。
在清朝的太平歌词中更是明确标明二郎神为独生子的身份,“灌州府代管杨家庄,有一个独生子(他那)名叫杨二郎。”
清朝《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北京致文堂刻本依旧为独生子,杨母生下二郎后就被压在桃花岗。
到民国年新抄杨二郎劈山救母,也依旧是独生子,
民国年的文献也显示独生子的身份。
至于刘沉香是二郎神小号说法更是可笑,在宋明清,二郎神身为正统正神,因灵验和民间推崇,故而不断加封,“昭惠灵显王、护国圣烈昭惠灵显神佑王、崇宁护国真君、道济鸿钧天尊、川主帝君、万天川主清源妙道二郎显圣真君崇应惠民大帝、清源妙道护国真君川蜀大帝威灵显化天尊。”以上封号可见他受欢迎,推崇。
至于刘沉香,官方民间查无此人,在相关各种校订版《宝莲灯》最高封号:超低级的官衔,而且没啥人认同。
这种更是登月碰瓷的行为。
《宝莲灯》九年编剧这篇文章内容可谓是满篇胡话,荒唐至极,没有任何考据和依据,只是为了给《宝莲灯》辩护而故意抹黑一位有着几百年信誉、正义凛然的正神(而且这位正神有众多庙宇)。这种行为真是令人可笑。
这种行为无疑是在给传统古典文化抹黑,更是自欺欺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传统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尊重并传承它,而不是随意抹黑和毁坏它。
#沉香就是二郎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