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毫米世界最小的奇楠沉香雕刻,令人惊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工匠名片

林建*

莆田市藏云堂精微透雕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年学习木雕至今,一直从事雕刻的创作和研究,擅长精微透雕技艺。

8个毫米的一个作品叫雪山大士,是用一块珍贵的奇楠沉香,重量雕刻好了才0.2克,大概就是一克拉……

每天晚上,林建*喜欢躲在藏云堂三楼的工作室里,潜心雕刻。这件8毫米的雪山大士是他迄今为止最小的作品,也是全世界最小的精微透雕作品。

就比*豆稍微大一点,那么一点点,雕的时候不用放大镜,借助放大镜雕了,真实感会失去。就是很聚精会神,纹丝不动的,细节都要到位,你看手指头、脚趾头,都是用细若蚊足,像蚊子的脚各个细节。

林建*作品《雪山大士》

将8毫米的雪山大士置于放大镜下,须眉毕现,神姿丰满,最细的双臂完成之后直径不到1毫米。如此微小的作品,林建*偏偏选择了沉香料里最难雕刻的奇楠为材料。奇楠得来不易,一颗沉香树只有遭受创伤,历经千年,才可能结出奇楠。用于雕刻雪山大士的奇楠,油脂丰富,一克要一万多元,相当于*金价格的二十多倍。林建*说,与一般的天然沉香不同,奇楠质地柔软,极易黏刀,对于精微透雕来说,难度倍增。每刻一刀,身体必须被精准控制,脉搏和呼吸都有可能影响创作。

这样一个小作品,大概要雕十天八天,有时候会前功尽弃,两三个才会一个成功。反正想做一个之后自己也没有办法完成的,在四十几岁之前,在老花来临之前,把这个东西做好,凝固下来。

福建莆田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杨木雕、广东潮州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素以“立体圆雕”、“精微透雕”著称。可如今,莆田作为中国最大的木雕工艺品集散地,工厂里随处可见的都是大型件,批量生产,批量销售。如此之小的作品,除了林建*,没有第二个人做。

林建*作品《哼哈二将》

东峤镇霞屿村是林建*从小生活的地方,晒盐是这个偏远渔村曾经唯一的生计,辛苦且收入微薄。年,16岁的林建*放弃了上学的机会,跟随亲戚学习木雕,补贴家用。天赋异禀加之超常人百倍的努力,让他迅速掌握了圆雕、透雕、镂雕等莆田传统木雕技法。一年后,林建*出师进厂,每月工资定级元,而那时母亲每月仅有元收入。

想赶紧学会了,就是家里一个顶梁柱。刚学一定是扎破的,我左手的食指啊,筋都扎断过,大概有七八年使不上劲,最近这几年才恢复了。最辛苦的莫过于你身体正在发育的时候,而你却一天十几个小时窝在那边,所以现在你去看我整个背是有点驼的。

林建*作品《听松》

10年苦学,林建*逐渐在同龄的木雕师中崭露头角,可他不愿常年简单重复流水线上的雕刻。无意间,他发现,在绵延千年的莆田木雕历史中,盛极一时的“精微透雕”已少有人钻研。年,林建*开始了新的尝试,在一粒拇指般大小的橄榄核上雕刻《清明上河图》。

你原来都是雕大木雕,七八米,天天都爬上爬下,用电锯去做,到现在拿着这个绣花针,这么小的刀具。刚开始只能雕粗一点,那么后来雕雕雕,雕到我把《清明上河图》一百多个人物表达在一颗橄榄核上面,还有动物,还有舟啊,桥啊,我自己用了半年时间。现在这颗被收藏在台湾。从那刻起,我就想,我是吃这行的料。

逐渐,这一发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沉寂于近代的“雕虫小技”在林建*手上焕发新姿。

精微透雕大家会认为是雕很小的,实际上不是说它大小的问题,它是一种雕刻的理念。精呢,精心构思;微呢是微妙微小;那么透呢,透雕,本身就是一种镂空的技法;雕呢是雕刻,更是雕砺,人生阅历对于雕刻是决定成败的。

林建*作品《坐观云起》

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召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习近平主席亲自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普京手拿放大镜仔细端详的作品《事事如意》,正是林建*创作的精微透雕佳作。

大家都以为说我这个作品是为了金砖主题特地去创作,倒不是这样,这个作品创作时间跨度有10年之久。这个檀香木的重量没有雕之前有多斤,当时是想雕一个百狮图,寓意啊相对还是比较浅薄,我们从当时农村的小孩衣服都穿不够,到今天人工智能时代,跨度很大,也有感而发,用56只狮子来寓意我们有56个民族大团结,狮子和“事”是谐音,所以取名《事事如意》。

金砖会晤上展示的作品《事事如意》

金砖会晤,林建*一战成名。年5月,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随之的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作品《洞天福地》成为了最大的黑马,拍出万港币。人生起伏,要一如既往保持一颗平常心,谈何容易。可林建*依旧低调内敛,在他看来,作品的样子总是呈现出作者的样子,手与心相连,心里想什么,手不会撒谎。

我现在的理解是什么,灵感是知识点和你人生阅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你看我是初中毕业,后期呢我也做了很多进修,在不断地学习,如果一个手工艺人只会做手工,他没有文化做沉淀,他的路、他的面是很窄的。

林建*作品《三多如意》

藏云堂三楼的工作室里,林建*又端详起檀香木雕《五百罗汉》的半成品,这是他雕刻《五百罗汉》的第六个年头。半米多高的印度老山檀香上,已依稀可见佛陀高坐山顶,达摩面壁思过,其他罗汉错落有致。

敲敲打打的时候会有一个节奏,节奏代表的是这个作品,了然于心,沉着于胸。

本期主创

记者:*颖、刘学

播讲:李冉(实习生)

音频制作:李冉(实习生)

图片来源:藏云堂精微透雕艺术研究院

?FM福建新闻广播(ID:fm-)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行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