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木中钻石
沉香是沉香树在特定机缘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物质。
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沉香树,在遭受一些意外伤害、如风折、雷击、虫害、人畜危害或者自己内部病变等,在伤口还没愈合的开放过程中,偶然被真菌感染,并与伤口处分泌的树脂产生奇妙的反应,从而会形成一种油结性状的新物质。
沉香木和沉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比牛和牛*的关系一样,沉香虽出自于树木,却又非果、非叶。
千百年来,沉香因其纯阳泽厚的味道而备受皇室贵族喜爱,将‘寸金寸香’的沉香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沉香
香药同源
沉香作为“百香之王”,一方面因为沉香是“植物中的钻石”,另一方面香药同源,沉香是药中之宝!
时至今日,沉香在心脑血管、脾胃虚寒、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仍被广泛应用。
事实上,充满智慧的古代老中医早已认识到沉香是入药的高级原料!
沉香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把沉香列为上品,记录其医药价值。
内云:“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肿,去恶气。”
这里可以看出,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已经有明确的关于沉香药用的描述。
唐代是中国历史的盛世时期,不仅经济繁荣,文化更是昌盛,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就在这一时期产生,也称为《唐本草》。
其中有述:“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笺香等同是一种树,叶似橘叶,花白,子似槟榔,大如桑葚,树皮青色,木似榉柳。”这里也将沉香的叶子描述出来了,像橘子的叶子。
同时,关于风湿、心腹绞痛、补阴壮阳、益气、暖胃等等病症在这一时期都有关于沉香能够治疗的佐证。
宋代的沉香更是“一片万钱”,不仅是用于熏香、燃香,药用价值的开发也是物尽其用。
《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等著作文献都有关于沉香药用的记载。
《事林广记》记宋仁宗:“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这里就有关于沉香煮水饮用的描述。
沉香熟水有着“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的养生功效。
当然“海南真水沉,一星值一万”,对于当时沉香的价格有了一定的认知!
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汲取了前人对于沉香的认识,加上自己对于沉香的考察,系统地总结了沉香药用价值。
“辛,微温,无*。……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等等。
其中关于胃寒、肾虚、心神不定以及痘痘暗疮等都有沉香参与的治疗记载。
清朝对于沉香的运用更为广泛,尤其在药用方面。
《本经逢原》中有述“沉水香性温,秉南方纯阳之性,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同紫苏、白豆蔻,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治心神不足”、“同丁香、肉桂,治胃虚呃逆”、“同川椒、肉桂,治命门火衰”等等。
在《名医别录》、《唐本草》、《海药本草》以及《本草纲目》等众多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对沉香有过详尽的记载。
它们普遍认为沉香味辣气香、性温无*,可通经络,是补益治疗的上品药物,有行气止痛、降逆调中、交通心肾、温肾纳气、温肾暖精、壮阳除痹等显著功效。
现代药理同样研究报道,沉香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广泛药理作用。
正因沉香温实平和的药性,南朝范晔就曾经说过:“沉实易和,盈斤无伤”,也就是沉香是一种没有什么忌讳的香药,何时何地何人使用都可以,是少有可以不拘剂量使用的香料!
「百色百香」
沉香及草本香料当代生活应用引领者
20年研磨信仰,潜心研究,只为你驻颜
「百色百香沉香精粹凝采面膜」
采用百色百香植萃精华成分“沉香醇”及其组方,蕴含积雪草、白花蛇舌草、穗花牡荆、欧洲金盏花等名贵护肤精粹,亲和细密棉柔的棉籽绒膜布,密集修护肌肤、提靓肤色、改善肌肤细纹、深层补水、光泽弹润,成就了中国宫廷沉香面脂美容与现代尖端护肤科技的完美交汇。
百色百香沉香精粹凝采面膜
即将呈现
欢迎前往
百色百香优品商城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