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钻石
沉
香
●●●
沉香,自古以来,就被列为“沉檀龙麝”四香之首,不仅仅是因为沉香具有独特的香味,还因其具有非常宝贵的药用价值。沉香更是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是自然界中少数有抗菌功能的药材,并能调节内气的运行,对疏理内脏机能,如肺、肾、肝、胃、肠等是非常有效的药材。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藏医学和传统印度医学就已经将沉香入药使用。
沉香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曰:“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肿,去恶气”(梁陶弘景,),并在《本草经集注》中补充云:“此六种香皆合香家要用,不復入药,唯治恶核*肿,道方颇有用处”(梁陶弘景,)。但是由于早期人们对于沉香的品种记载处于混乱状态,而且对沉香的药用功效也了解甚少,因此多作香用。
到了五代时期,李珣著《海药本草》曰:“沉香,味苦,温,无*。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疰,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同时期吴越撰《日华子本草》对沉香的功效进行较全面的总结,云:“沉香,味辛,热,无*。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书中还将沉香与檀香各列条目。此时对沉香的药用功效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宋代以后,对沉香临床应用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宋《本草衍义》曰:“然〈经〉中止言疗风水*肿,去恶气,馀更无治疗。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本草纲目》中对沉香的品种、功效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补充,认为沉香“辛,微温,无*……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其主治症除了前人所载外,还有:“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并收集了治疗“诸虚寒热”,“胃冷久呃”,“心神不足”,“肾虚目黑”,“胞转不通”,“大肠虚闭”,“痘疮黑陷”等病症的药方。
沉香的功效记载上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而逐步健全,主要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
随着近年来沉香中化学成分的不断分离鉴定及对沉香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沉香除具有一定的抗菌、止喘、镇静、镇痛、解痉等作用外,还具有抗炎、降血糖、降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等生物活性。由于沉香市场的火热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更加重视,沉香的药理活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