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近年来沉香大热,一时间到处香气缭绕。不仅代表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亦代表高端品质。“闻香、吃茶、聆琴”,无非追求一种的是“雅境,心宁。”
香之风火热已多年,不说香事有多普及,至少,普罗大众对于“沉香”,已经略知一二,不再像过去那么陌生了。但是真正的玩家,还是少数。一则沉香的辨别,门槛还是太高;再则,玩香毕竟是奢靡之事,得有闲、有钱,还得溯源文化知识做支撑。市场的利益驱动,导致乱象丛生。
品香之人花大价钱买沉香,盲目的投资和寻香热浪,而不求甚解。不仅吃了“药”,枉费了辛苦钱;更重要的是对沉香的热忱的初心,被伤得诚惶诚恐。
沉香非附庸风雅,也非丧志显豪的“烧钱文化”。品香的艺术在我国隐匿了百年,在日本却以多种流派和用香形式,鼎盛传承。可见,玩物需“启志”;文化最终的根本,是精神富足的追求与生活方式品质的完善。与其说给予沉香收藏和香文化和产业有热情,不如说所有关乎“品质生活”的行业,都是值得
俯仰古今,沉香非民生必须品,而是有财力和睿智的雅趣文化。其实沉香并不神秘,只因自古是臻稀的香料资源。因此在“沉檀龙麝”四大名香中,仍被誉为香之帝王。
严格意义讲,野生沉香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块香结,只能按其香气的品级来品鉴划分。沉香因其树种、地域产区、结香原因、香脂凝结时间等诸多复杂错综的条件因素;蕴育了其迷人的香韵。又因香脂醇化的环境,以及后期清理、存储;时间的不可往复,成就了其资源性的收藏价值。
?香缘,有福之人,才能闻得好香?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沉香界一直流传“沉香会找人,而非苦寻香”,自初识沉香至今,对此深有体会。因沉香的缘分,往往会有更多领域的爱香人结下了很好的香缘,也因此品得了更多的产区样本。
沉香虽然出于腐朽,但收藏、赏玩者一定会发现,它是有“故事”的。会随环境的变化,品香人的心境产生正向的改变。认知沉香的特征和辨识其香气的变化差别,都是需要慢慢沉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先觀其香,在談其味,後品其氣,以意導氣,爐主主道也。”沉香,多看,多烧,多闻。用香是习惯,然而不舍得熏烧,怎能“香识”。
因此单纯对于沉香的识香和鉴别,个人认为“权威的专家”,不及“资深的玩家”爱香用香的经验之谈。然要辨识沉香价值,仍需经常上手,正所谓:熏、煎、烧…过手的结香形式以及沉香地域产区丰富了,自然就有经验和辨识的能力。
沉香之名
沉香与沉香木
沉水黑棋楠老料〔熟结〕
沉香不是木,严格讲属于含有芳香油脂的树脂;即指瑞香科树种受伤后,结合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度条件,并在伤口处遭真菌感染,在树体伤口部位自动分泌特殊的,含有天然香芬的黑色物质(即油脂),对伤口形成保护以及自我修复。油脂与树体木质结构的油木混合物,被称之为“沉香”香结。
、
年,寮(古真腊版图)出得沉水黑棋楠生结2而沉香木,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名叫“沉香木”的木材,而在交流过程中对沉香结香的载体木的通俗称谓。其实应当理解为,基材为瑞香科树种,但未能结香或是油脂含量极少的木本,这种材料并无很大的利用以及经济价值。
沉香木虽然无价值,但是集各种因素:如载体木受伤,菌种侵害,油脂分泌,凝固成香年份,醇化环境等;最终成为可取的沉香。而可以出得沉香的树种又因地理和气候,纬度因素。大致分类为三个基本树种,即白木香树(也叫土沉香树、菀香树),蜜香树,鹰木香树;统或俗称沉香树。其实,各种香树在外表上并无太多显著区别,香农野生雨林寻香,更主要是通过香树叶子的特征来辨别香树的树种。
沉香之名沉香的地理产区及香系
沉香香源产地的地理与环境,自古到今都是辨识、衡量香材等级及收藏的重要依据。
沉香所出非一,真腊为上,占城次之,三佛齐、阇婆等为下。俗分诸国为上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赵汝适,《诸藩志》
来自不同地域的沉香,结香载体木与香气特征均不同。因可结香的载体木(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生长于南北纬40度之间,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分布地区为亚洲的东南,及中国的岭南。以沉香的产地和韵味,以早期较大的两个沉香集中出口地而具名,划分为“惠安系”与“星洲系”。在宋代,人们将来自外域的沉香,称为舶来香。因其香源价值,分为“上岸香”和“下岸香”。
古东南亚地图
北宋,蔡條在《铁围山丛谈》中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同时提出:“香出占城者,不若真蜡,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沉香来自诸蕃国者,真腊为上,占城次之,真腊种类固多……”
中南半岛以蜜香树种为主,香源国包括越南,寮国(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西)等国。与国香白木香树(亦称土沉香树)所产沉香,为国际一线产区,统称惠安系。
惠安味系之香,优质沉香熏料。生闻多无味,而熏烧之后,香气霎然云涌,甜凉果香、芳雅柔蜜,是其味之妙义。因此多以品鉴、熏烧,制香,入药为主。经年结香的老材和完整大料的结香个体,有很高的品鉴和收藏价值。业内藏家多讲:“好香不雕,天工造物”。
而星洲味系之香,大多为鹰木香树结香;香源国包括:东马(沙巴、文莱)、印尼(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达拉干、安汶、伊利安、索隆、巴布亚)等国。所得香结,生闻多有香;而明火或上炉,香气辛烈,不及惠安系味之芳雅。多以玩物和雕刻原料出现,其艺术收藏价值的潜力多在符合沉水特点的多年老料。而从价格方面
由于沉香日渐稀少,如今香源产地,好香也日渐匮乏。高品级的沉香多半在行家之间相互交换,公开市场的品相、等级并不齐全。新手入门,也无一定的规矩门径可循。许多香业者的说法也多是参照上游供货商的论述。
很多刚入门的香友盲目追崇外观油脂和色泽,这其实是误区。世界上没有“全黑”的沉香。而因其香树载体木,木本密度等原因。惠安系的沉香即使油脂线饱满的,颜色也上趋于暗棕红色。与星洲系鹰木香树沉香外观多为黑褐色的片状结油,有明显差别。然而沉香沉水与否,色泽深浅,仅是外观特征;香韵是其首要,上炉,是最有效的鉴别手段。
除沉香基本知识的学习,沉香的价值关乎地理产区,地域树种,结香原因,香脂凝结时间,香气韵特点,醇化环境,以及后期存香理香等诸多复杂错综的条件因素。想有辨识,藏存好沉香。唯有收集各正宗产区、不同结香形式的沉香样本。结合基本知识;多闻,多烧,多与善用香的人交流用香经验。
香缘,源于品香收香,源于玩物之心。寻香见闻,习香阅籍,浸沉所思,焚香得悦,过手烟云……
马境
文化部(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部香道協會会员单位、
中国香事常务理事单位——香识沉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
老挝万象相宜沉香贸易有限公司中国执行董事
中国香道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国家CETTIC香道师培训讲师
中国核心期刊《香事》杂志上海工作站负责人
WSET2国际品酒师
寮国沉香自有品牌
声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