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落笔沉香,芬芳自我 [复制链接]

1#

我叫梁琼,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真馨香堂学员。

作为一位媒体人,这些年来真的感触很多。

我喜欢执笔,便选择成为一名记者。工作中记录新闻要是,而生活中,我也有自己的一番小天地:记录点滴,醉枕墨香。

我自幼是喜欢传统文化的,虽不有弘扬之壮志,却留心发现生活中的传统美。

不经意的相遇,便是最好的安排。在去年有幸陪同朋友参加真馨香堂活动的时候,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香道培训。

曾以为香道只是独乐不求同的心境,喜爱只为欣慰自己。能同乐二三知己,便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情趣。却不曾想到,既然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样,去喜欢,去热爱。

我不由的想到自己与香的经历:每当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后,便点上一根,执起一本书,安静的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或是在家与客,茶桌上点上一根沉香。在谈话间,时间随着茶香与沉香慢悠悠的溜走。

烦恼时焚香,滤清心中杂念。烦恼便随着烟雾好像一点点飘走了。沉香舍己为留一时芳香,我有何必单恋恋这烦恼,挥霍了岁月静好。

沉香暗暗,燃尽成灰。古往今来,却在文人心中无可替代。唐有温庭筠一句: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吴山碧。写尽春山之美。宋有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抒发异地思乡,近景之美。

常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香道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基于现代,喜欢的人其实并不算多。可想而知,真馨香堂从第一期做到现在第一百零四期的艰难与寂寞。

听真馨香学院的老师提到,从默默无闻到现在行业龙头,其实中间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从寥寥几人,到现在能够坐满一间五六十人的大教室,除了口碑,便是大家的信任。

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对于香的选择和研究,我都是特别留心的。真馨香堂最打动我的,是他们坚持产品的品质。从创始人喻均华老师自幼跟随父亲学香制香,多次走访全国各地寻找与研究制香,到成立自己的香坊,将基础打牢。基于香的品质,真正做到天然香,才有了现在的真馨香堂。

沉香只是爱好,而香道确是一种精神。自古爱香者,多文人。多爱国爱民的知识分子。而今,随着疫情的展开,我发现到了真馨香堂的另一面。

除了科普熏香防疫的文章,还与慈济慈善基金会合作,定制了一批“苍术防疫熏香”医院和社区。为此次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对于喜欢沉香的学员及朋友,真馨香堂也在线上免费开课教学,收获好评不断。

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员,看到的一些真馨香堂为社会做出的努力。

我知道,这也许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是没有被发现的善举。

此刻,在我心中,真馨香堂的定义早已不只是一间香堂了。

焚香暗暗,飘香与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