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伍佰艺沉香李后主一晌贪欢造就鹅梨帐中 [复制链接]

1#

中国人天生爱香,骨子里头都透着风雅。李商隐曾写:“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到了夜晚,古人在床帐中焚香助眠,这种香便是“夕熏”,又叫“帐中香”。

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夫人周娥皇,制有一款“鹅梨帐中香”,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这款香最早在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帐中香》里被提及:“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如今,制香者伍佰艺,遵循古方古法,精选新疆木梨、蔷薇水、沉香、檀香等十几种纯天然香材,坚持纯手工熬制,精心打造了这款“鹅梨帐中香”。

小小一根线香,气味淡雅悠长,带着梨汁之自然甜香,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仿佛身临婉约风雅的南唐后庭。闻之舒心,可舒缓心情,久久萦绕,更可安神助眠、减轻压力。

初闻,带有梨汁的清甜,万般诱人。渐渐地,沉香、檀香的木香味散发出来,暗香浮动。

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而伍佰艺做的这款香,便是以《陈氏香谱》中记载的古法配方为基础,改制的“药香版”鹅梨帐中香。

在梨、沉香、檀香的基础上,伍佰艺沉香多次研究、精心改良后,在配方中加入了红玫瑰等制成蔷薇水,一来可温和药性,二来增加花的香甜气。

使之更适合现代人使用,清甜温暖。又保有木质和淡淡药香,可调息养气、安神助眠。

伍佰艺,研究香学古籍多年

秉承古法与天然的制香手艺人

在寂静的冬夜,燃上一根,香气弥散在房间周围,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似见李煜的春花秋月。

传统制香依循中医原理,讲求的是“香气养神”。为了让线香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效。伍佰艺不惜费时费力,采用最地道的香材、最古老的手工制法进行熬制。

鹅梨,究竟是什么梨?现在公认最接近古方鹅梨的水果,便是榅桲。

对比了各个产地、多类品种,最终采用皮薄多浆、香味浓郁的绿榅桲,将挖空内核,直接作为制香的容器。

▲榅桲别名蛮檀,也有称之为比也、木梨,吃一口有些酸涩,但香气甚浓,尤其是蒸完之后,香气甚高。

蔷薇水的制作上也用足心思。

大量鲜玫瑰先蒸,后挤出花汁水,再反复过滤熬煮,才能制成芬馥奢华的蔷薇水。再入沉香封浸百日,更好地让沉香吸收花朵的香气。

而后置入鹅梨內核,密封蒸透,梨汁之甜香浸润沉香料。

阴干凉后,加入柏木、苏合香、乳香、藿香等一起研磨、和匀,不仅能中和花果香的甜腻,还起到辛温解表、开窍醒神之功效。

如此做出来的线香,前调拥有梨汁的清甜诱人,后调保有木质和淡淡药香,不似古方那么甜腻,更加沉稳,安神效果更好。

线香品法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择一点燃,放于卧香炉或立于香插中便可。

点燃后,青烟慢慢升腾,香气扩散得快且均匀,连衣服、发丝都会染上若有似无的暗香。

这款香不局限于睡前使用,也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调剂消遣。

品茶、写字、读书、赏画时,皆可于静室中焚上一柱。屏气凝神,思接千里,收获另一番闲情逸致。

除线香外,还依循“鹅梨帐中香”的香方,经进一步改良后,推出鹅梨帐中香古法香膏。

前调是清甜的木香和梨香,初闻不觉玫瑰香。

中后调,隐秘的玫瑰香开始淡淡散发,平和绵柔,仿佛置身于玫瑰花树下……

前调:木香、果香

中调:玫瑰香、果香

后调:木香、花果香

制作“鹅梨帐中香”古法香膏最难的一点,便在于如何让香料饱满出玫瑰的香气。

香料上,选用了海南沉香、老山檀、玫瑰作为主原料。

将新鲜玫瑰,反复蒸煮-过滤-熬煮,制作成蔷薇水。再入沉香封浸百日,入鹅梨熬蒸,阴干凉后添入苏合油浸泡。

另取玫瑰以杏仁油浸泡,用浸出的花油加入纯天然蜂蜡,后投以阴干香料浸泡后的苏合油,运用五千年传统冷吸法,冷凝而成香膏。

轻抹一层于手腕、颈部、耳后或脚踝,举手投足间,香气氤氲,让人心醉。对于不喜香水味的女子,正合心意,尤其适合冬天使用。

小小一瓶,补香可用一年。轻盈便携,出门可随时补香,还可以润唇、护甲、防皲裂等。

与其他香膏不用的是,此款香膏也可睡前使用,轻涂少许到太阳穴即可,起到舒缓精神的功效。

屋內焚一柱鹅梨帐中香,亦或是淡抹一层独一无二的鹅梨香香膏,都是极符合每个中国人气质的。

小小一物,对身心都大有裨益,在放松、安神中,给予你一份温柔的力量。送给亲友,带着吉祥如意的好意头,也不失为一份充满东方韵味的伴手礼。

鹅梨帐中香

清甜梨汁香

线香

香膏

调息养气

安神助眠

后天留言,小编答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