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书上的奇楠香,很可能并不一定是我们现在 [复制链接]

1#
今天,奇楠香指品质很好的一类特殊沉香,是坊间比较公认的。官方也一样,在中国药品标准体系中,现在都还有奇楠沉香的位置。这个问题留个悬念,以后本药师会专文介绍,敬请
  占城奇南出在一山,酋长禁民不得采取,犯者断其手,彼亦自贵重,乌木降香樵之为薪,《星槎胜览》
  宾童龙国亦产奇南香,《同上》
  奇南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蜜归而遗渍于香中,岁久渐浸,木受蜜香,结而坚润,则香成矣。其香木未死,蜜气未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谓之糖结,次也。其称虎皮、结金丝结者,岁月既浅,木蜜之气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为下耳。有以制带胯,率多凑合,颇若天成,纯全者难得。《华夷续考》
  奇南香、降真香为木、黑润,奇南香所出产,天下皆无,其价甚高,出占城国。《同上》
  奇蓝香上古无闻,近入中国,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蓝、伽南、奇南、棋(王南) 等不一而用,皆无的据。其香有绿结、糖结、蜜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大略以黑绿色,用指搯有油,出柔韧者为最。佩之能提气,令不思溺,真者价倍黄金,然绝不可得。倘佩少许,才一登座,满堂馥郁,佩者去后,香犹不散。今世所有,皆彼酋长禁山之外产者。如广东端溪,举世给用,未尝非端,价等常石,然必宋坑下岩水底,如苏文思所谓千夫挽绠,百夫运斤之所出者乃为真端溪,可宝也。奇南亦然。
  倘得真奇蓝香者,必须慎护。如作扇坠、念珠等用,过燥风霉湿时不可出,出数日便藏,防耗香气。藏法用锡匣,内实以本体香末,匣外再套一匣,置少蜜,以蜜滋末,以末养香,香匣方则蜜匣圆,蜜匣圆则香方,香匣不用盖,蜜匣以盖总之,斯得藏香三昧矣。
  奇南见水则香气尽散,俗用热水蒸香,大误谬也!这段文字,也是没有看到奇蓝和沉香有半毛钱关系,倒是周嘉胄说:“奇蓝香上古无闻,近入中国,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蓝、伽南、奇南、棋(王南) 等不一而用,皆无的据。”这个观点跟现在一样,或者说我们现在的这个认识都是周教的,就是只要字音相同或相近,可能都指代同一种珍贵的香料,那么《陈氏香谱》和《香乘》中的伽防木、伽蓝木、迦阑木、迦阑香、迦阑木、迦蓝水的读音与奇楠都相近,价格也都很高,一种”价与金等“,一种”价倍黄金“,都看作奇楠的音译。这么说来,伽防木、伽蓝木、迦阑木、迦阑香、迦阑木、迦蓝水极有可能就是奇楠香,周嘉胄之所以没有直接指出,本药师猜测原因不外乎三个:1、为了保存《陈氏香谱》中条文的原貌2、周嘉胄也许曾想过要说明一下,但奈何《香乘》篇幅过于庞杂,编撰时间又长,就漏或者忘记了。3、周嘉胄对奇楠和伽防木、伽蓝木的了解都有限,又都没有亲见亲试过,不懂,就不乱说。到这里,可以作个小结了,《陈氏香谱》和《香乘》中的伽防木、伽蓝木、迦阑木、迦阑香、迦阑木、迦蓝水显然一定不是沉香,不光两本著作没有指明,而且根据其地而言,迦阑国指的是中东地区今天的加沙地带,历史上和今天,都没有原生沉香属植物的分布。《香乘》中的奇楠香,是沉香的可能性也只有50%,如果是沉香,也是因为当时的奇楠太小,作者和坊间对它都还不了解的原因。那么,奇楠被确切的认为就是沉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让我们共同探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