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分享一下沉香之路的三道坎,希望对香友们有所帮助。
一、真假是我们进入沉香行业面临的第一道坎,市场造假手段眼花缭乱。一代一代升级。目前消费者手中的沉香假沉香的比例远远高于野生真沉香的比例。所以了解常见的造假手段是沉香入门第一必修课。
分享一下常见的造假手段:
1、高端一点的就是微压沉香,这种货底子是正确的。但是不沉水的材料经过压缩变成沉水的材料利润率倍增。这种货在微观结构下韧皮部变形、毛孔挤压变形。
2、抹油料,长了沉水的相却没达到沉水的比重,通过克重及外观品相可以简单判断。自习观察此类沉香韧皮部、木纤维、射线、毛孔浑浊暗淡。不够清晰。还有一种压缩抹油料。
3、掺藤类,14颗加上3颗跟沉香外观几乎一样的越南藤类植物。然后通过养粉的方式让整串味道变得非常好。待一段时间后味道逐步消失。通过放大镜仔细观看发现藤类植物的沉香结构与沉香完全不同,单独摘下后泡水阴干后发现无沉香味道特征。
4、低端造假:油泡料、花奇楠、药沉等等存世量巨大,某宝销量惊人。
这一道坎最大入坑诱因就是价格。总结一下沉香好货价不低,价低无好货。捡漏各位看官就不要想了。
假货假货假货
二、跨过第一道坎儿接下来的就是失重这一道坎儿。比如新料失重问题。在这一道坎很多老香友也没有逃过。沉水与不沉水之间的价值相差较大,一串文莱沉水1.6如果按照沉水全品相市场价如果按照12万算的话。那么9分多沉可能市场价才6万左右。您说这一点算不算吃药?材料没有问题但是等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价值,沉水变沉水浮,沉水浮变成浮水。损失的还是我们的腰包不是吗?
在这一道坎我们要注意尽量选择干仓老料制作的材料或者成品,为什么选择老料?因为沉香的水分蒸发需要的时间不是几天往往是几年。而新产地刚开采的材料往往是通过设备快速烘干水分,但是并无法做到真正的去除水分,即便是干燥了在国内南北方温差湿度的影响下还是会有克重变化。保养不当失重、开裂的情况都有可能遇到。所以不管是材料还是制品老料是首选。
沉香老料的质感
三、第三道坎儿是在沉香行业每天都在上演的一种。那就是混产区的问题了。国内的沉香市场现状是产区直接影响着定价。文莱的就是比东马的贵,东马就是比巴布亚、甲不拉的贵。达拉干就是比加里曼丹的贵。惠安系就是比文莱贵。在这种错误的市场标准下,大家也在错误的认知道路上行进。开口就问是不是正文莱?商家总不会跟你说不是吧?
分享几点关于产区的要素:
1、惠安系少有大料,所以几乎没有串件。有的话价格也是非常高昂的。目前很多优质的文莱被标注惠安系金三角或者越南出售。很多味道不错的西马被标注柬埔寨甚至菩萨棋出售。所以你很少看到东马、很少看到西马。因为他们都变成了别的产区。
2、达拉干已经没有沉香产出,国内的达拉干的统一认识就是奶香、薄荷凉、甜。所以整个印尼凡是有这个香韵特点的统一标注达拉干。在印尼当地,马泥涝才是一线产区的代名词。目前的大部分达拉干产自马泥涝或北加里曼丹。
3、菲律宾多是新材料,确定无疑的是菲律宾是真野生沉香,且香韵确有不错的,购买菲律宾的沉香材料要注意第二道坎中的失重问题。目前开采的南岛一带二代料常被充当文莱沉香。三代莱特岛常被充当达拉干、马泥涝、斯里兰卡沉香出售。
马泥涝虎斑纹
最后我们要分享一下到手以后的保养及保存问题。经常看到一些香友的好材料经过自己的双手盘玩变的味道全无、品香全黑,病入膏肓无法挽回。沉香不同于其他的木质手串,因为沉香味道的散发就是靠他的毛孔及韧皮部。如果长时间用汗手盘玩会导致汗液侵蚀、毛孔堵塞最终味道消失或完全变了味道。所以在汗多的时候、在异味大的环境中都要尽量避免佩戴沉香。同时如果发现沾染要及时通过纯净水清洗、阴干然后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在进行佩戴。同时尽量不要直接放在木制盒子中。因为沉香的吸味能力超强。有可能会吸收木制盒子的味道产生“盒香味”。
沉香之所以珍贵,真正的内涵,不是因为它比黄金还贵,或物稀为贵。为何自古就是六大宗教的圣物,四大名香之首,因为它是有灵气和动力的舟,其有形和无形之香,能助我们过河到彼岸。重要的是要懂得它,识得它,爱护它,珍惜它。你的心态决定一切!